常见问题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常见问题

【轴承档案】瓦轴的宿世此生(二)

  1945年8月15日,日本帝国主义宣告无条件投降,伪满洲国也随之倒台。公民政权没有树立,瓦房店区域一度处于无政府状态,满洲轴承制作株式会社宣告关闭,除少数工人留下护厂外,大部分员工赋闲。

  同年10月7日,东北公民自卫军四支队三团进驻瓦房店,清剿了复县境内的反抗装备,成立了复县公民政府,树立了底层公民民主政权,瓦房店取得了解放,轴承工人取得了重生。同年10月中旬,工厂由部队接纳,上级党派遣辽南四支队后勤部枪械修补所所长、员张吉成同志任厂长,厂名改为“辽东铁工厂”。

  为了援助东北解放战役,上级党委要求该厂敏捷康复出产。工厂担负着深重的枪械修补使命。轴承工人改行当了枪械修补工人,战胜技能不熟练,专业设备短少,原材料缺乏等困难,发挥团体才智,昼夜奋战,将前哨运下来的破损步枪、机枪、六。炮等武器装备,及时进行抢修,并敏捷运到前哨部队,为我军前哨部队取得新的成功,供给了牢靠的确保。

  1945年12月初,戎行向营口侵犯。为了阻击敌人的进攻,上级指令该厂火速试制手榴弹。工厂当即成立了手榴弹制作部。其时工厂里没有制作手榴弹的专业设备,轴承工人不明白制作手榴弹的工艺技能,并且制作手榴弹又非常风险,在这样极端困难的条件下,醒悟了的轴承工人,以无私奉献的大无畏革命精神,当即投身于试制。工厂造出了第一批手榴弹,并依照原计划开端成批出产。大批量手榴弹由工厂源源不断地送到战场,产生了巨大的威力,使战场上的部队非常惊惧。

  东北总部指示潜伏在复县的地下组织,要悍然不顾价值,损坏该厂的手榴弹出产。隐藏在该厂内的复县德华区书记王富铭接受了这个使命。他假装活跃,混入该厂骗得副厂长职务,利用职权偷改图纸、装假药,还在手榴弹引信上做文章,把引信从4秒改为1秒,使手榴弹没出手就爆破,形成前方兵士无谓的献身,致使该厂的手榴弹出产一度停产。员、厂长张吉成依托全厂员工,在很短时间内挖出了这个混入革命队伍内部的反革命分子王富铭,并由复县公民政府公安局拘捕,于1946年4月由公民政府依法就地处决。

  1946年6月26日,蒋介石悍然撕毁停战协定,向解放区发起全面进攻。同年10月,嫡派部队新六军向我辽南解放区侵犯。依据复县县委的备战会议精神,为保护好工厂的产业,要将一部分重要机床设备、产品、原材料,能抢运出来的尽量搬运、保藏。 金德源、孙东皎同等志在东北公民自卫军四纵队后勤处包政委的指挥下,把工厂的24台设备(其间车床、磨床各12台)连同辅助工具一同连夜运到大连,后搬运到老解放区鸡西矿务局,坚持出产。

  四五个电工在四纵队长指挥下,把部分设备上的电气部分,如电机、变压器等,满满装了两大胶轮车,在两个自卫军兵士的帮忙下,运往皮口镇。依照上级的指示,工人初长江在深夜领着四纵队后勤处的四辆轿车将在占据下新金县矿山中藏着的机床悉数抢运回来,搬运到更安全的当地。刚刚取得重生的200多每员工不分昼夜地参与抢运、掩藏物资设备,有数十吨原材料物资,几十台设备被运到解放区。

  1946年11月25日,新六军侵占了瓦房店。同年末,接纳大员于芳州等6人受“东北资源管理委员会”的指令进驻了工厂。1947年4月,工厂改名为“辽宁省瓦房店滚珠轴承厂”,由新六军少将参议曾广涛任该厂厂长。依据沈阳资源委员会关于赶快康复出产的指令,该厂的接纳大员勾通当地驻军新六军,成立了装备警卫队、便衣班,试图以武力来钳制工人上班,但却遭到轴承工人的。再加上工厂电源一向被我军堵截,致使接纳大员试图康复轴承出产的愿望一向没能完成。

  1947年夏日,我国公民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反扑。辽宁军区一团,于同年6月6 日占领瓦房店,瓦房店取得了第2次解放。1947年6月18 日,由辽南行署实业处派遣戎行干部刘玉魁任厂长,工厂改名为“辽南民众滚珠厂”,1948年3月又改名为“新华机械厂”。

  与此一起,厂隐秘党组织(其时党组织不揭穿)领导工人成立了员工会。员工会就在工人中宣扬我党的路线、方针、方针,揭穿的糜烂,进步员工思维政治醒悟,使广大员工自觉地当家做了主人。他们在日子极端艰苦、原材料严峻缺少,设备简陋破损的条件下,斗胆改造,创造出优异的成果,劳动出产率不断进步。

  一起,涌现出一大批政治醒悟高,出产过得硬,劳动态度好的立功受奖者。共评出特等劳模4名、一等劳模13名、二等劳模61名、三等劳模119名,一般劳模132名。

  1948年8月工厂召开了立功受奖者表彰大会。厂隐秘党支部在这些优异轴承工人中开展了党员14名,厂团支部开展了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员30名,成为新我国第一代轴承工人中的第一批政治主干。

  1949年头,东北全境解放。各工厂、矿山都在敏捷治疗战役的伤口,敏捷康复出产,轴承需要量飞速添加。可是,作为其时全国仅有的出产轴承厂家却面临着缺医少药的境况。原因是该厂在日伪时期,日本资本家为了独占技能,把轴承的配件——钢球与保持架放在日本国内出产,在我国只进行拼装。解放后,工厂尽管康复了出产,可是出产轴承用的钢球和保持架都是靠曩昔的库存余品。时下库存余品已用完,局势极端严峻。

  在这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其时的厂领导班子产生了严峻的不合。以厂长为首的一派要转产机械制作;以党支部书记为首的一派坚持出产轴承。两种经营思维的奋斗反映到东北机械工业管理局,局领导坚决支撑后者的定见,撤换了厂长,然后保住了这个全国仅有的轴承制作厂。厂党支部发起全厂员工人人献计献策,发扬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在较短的时间内试制成功钢球和保持架。员宋世发、金德源勇敢地接受了试制钢球的使命,技师马洪图,老工人徐万双接受了试制保持架使命。这些同志在一无材料,二无加工经历的困难条件下,刻苦钻研。通过数百次实验,总算取得了成功,并投入批量出产。

  1949年9月,我国自己制作的以“610”为代表类型的第一套工业轴承在瓦房店诞生。从此完毕了我国不能自己出产工业轴承的前史。宋世发、金德源、马洪图、徐万双同等志为我国轴承工业的开展作出了巨大的奉献,为公民立了大功。宋世发同志被评为厂特等劳动模范、省特等劳动模范,荣获东北公民政府工业部颁发的一等奖章。其他3名同志均被评为厂劳动模范。宋世发同志还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代表我国第一代轴承工人到伟大祖国首都北京参与“第一次全国劳动模范代表大会”,幸福地见到伟大领袖毛主席。